七月份已接近尾聲,一年過去一大半,上半年發(fā)生了很多事,有好事有壞事,今天中國食品機械網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食品行業(yè)發(fā)生的大事兒。
事件類
事件一:黃金酒事件
2015年2月份,國家衛(wèi)計委發(fā)布《關于征求擬批準金箔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意見的函》,擬批準金箔用于白酒,最大使用量為每公斤0.02克,并開始征求各相關單位意見并向社會征求意見。事件一出,即引起軒然大波。專家、媒體、公眾展開了大討論。
最終結果我們無從知曉,以行業(yè)角度來看,這起事件的重點不在黃金上,而是老聲長談的食品添加劑。其實由食品添加劑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有多種,如超量添加、非法添加、添加劑質量不過關帶來的食品問題等。
這些年來,比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多是非法添加造成的,如“三聚氰胺事件”、“孔雀石綠”、“瘦肉精”等。然而添加劑超量添加、添加劑質量不過關等造成的食品問題一點都不比前者少,只是其隱蔽性強、很長時間危害才會顯現(xiàn)等因素很難進入公眾視線。
近些年,國家對食品添加劑行業(yè)管理越來越嚴格。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近三年中公布的新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有60~70%是食品添加劑質量標準?!妒称诽砑觿┥a許可條件》等法律法規(guī)相繼出臺。國務院發(fā)布的2015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中也著重提出對“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開展專項治理”。
事件二:“僵尸肉”事件
“僵尸肉”事件先是新華社發(fā)新聞:有長達儲存幾十年的冷凍肉通過走私重新上老百姓的餐桌,引起公眾廣泛關注。然而劇情逆轉,記者洪廣玉在微信公眾號上發(fā)表文章《劇情逆轉的時候到了:“僵尸肉”報道是假新聞!》,認為“僵尸肉”其實并不存在。新華社記者發(fā)文否認,洪廣玉再此發(fā)文回應。“僵尸肉”事件上演了一出“羅生門”。
不管“僵尸肉”是真是假,問題的癥結說白了就是走私冷凍肉。如何打擊走私,不是分析儀器行業(yè)的范疇,然而冷凍肉品質的判定,確是分析儀器的專業(yè)。長時間冷凍肉制品,肉質有哪些變化,給人體帶來哪些危害,有哪些指標可進行肉制品品質鑒定,用什么儀器進行檢測,采用什么可靠檢測方法,這都將是相關專家、分析儀器應用專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研究的課題。
除此之外,其他冷凍食品會不會發(fā)生同樣的問題?冷凍食品的品質評估和檢測將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政策類
事件一:食藥檢測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發(fā)布
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在今年1月底印發(fā)了《關于加強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食品(含保健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為四級架構模式,重點支持建設國家、省、市、縣四級檢驗檢測機構。該《指導意見》的制定發(fā)布,這標志著我國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頂層設計已初步完成。
食藥檢測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只是這半年來公布的眾多加強基層檢驗檢測體系指導意見中的一個。2015年1月22日,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工作會議在山東濟南召開。會議指出,2015年各級農業(yè)部門要加強基層監(jiān)管隊伍能力建設。
2015年2月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大改革創(chuàng)新力度加快農業(yè)現(xiàn)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此次的一號文件有七處提及食品安全,明確要求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強縣鄉(xiāng)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jiān)管能力建設。
隨著國家級、省市級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的日趨完善,未來我國的食品安全檢測商機將更多的集中在基層市場。
2014年12月初,國家發(fā)改委公布全國首批30個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縣名單,據儀器信息網不完全統(tǒng)計估算,該試點項目的總投資將超過2億元,分別由中央與地方政府承擔。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近來甘肅、山東、河北等多個省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基層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問題已紛紛提上日程。
事件二:食品快檢方法認定相關問題座談會召開
2015年1月15日下午,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科技標準司在北京召開了食品快檢方法認定相關問題座談會,會議內容是為探索研究食品快檢方法認定相關工作思路。
食品快速檢測產品和技術一直處在沒有相關檢測標準、產品標準,只能作為快速篩查手段,不能作為執(zhí)法依據的尷尬局面,且食品快速檢測產品自身質量沒有很好的規(guī)范,食品快速市場魚龍混雜。盡管最近越來越多的學會、協(xié)會開始研究制定快速檢測標準和產品標準,但是由國家機構正式開始研究食品快檢方法認定的相關工作思路還是首次。這對食品快檢裝備和產品的規(guī)范使用,食品快速檢測市場良好有序發(fā)展具有積極的影響,食品快速檢測裝備和產品有望正式進入食藥檢測體系。
事件三:新食品安全法的頒布
2015年10月份,新的食品安全法將頒布實施。新的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形成高壓態(tài)勢,加大食品市場監(jiān)管,對食品檢測儀器市場帶來的是絕對利好消息。事實上,隨著近年來國內的食品問題越來越突出,相關部門在檢測點和儀器設備方面的投入并不少,嚴格來說,不管是之前還是近一個階段的國家投入和資源配置,中國的食品檢測機構和設備已經頗具規(guī)模,之所以問題層出不窮,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法律本身以及執(zhí)法層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的食品法對于專業(yè)食品檢測設備市場的推動固然會有,但是影響不會特別巨大。
事件四:《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正式實施
自7月1日起,《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已經正式實施。新規(guī)明確,新包裝不得對0—6個月月齡嬰兒配方食品中的必需成分進行含量聲稱和功能聲稱。即將實施的《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中明確規(guī)定,包裝不得再對0至6個月嬰兒配方食品中的必需成分進行含量聲稱和功能聲稱。這就意味著,風靡嬰幼兒奶粉、食品界的“含有多倍DHA”、“DHA親和配比”、“富含乳清蛋白”等廣告語將不能再出現(xiàn)在包裝上。
事件五:農業(yè)廳印發(fā)《2015年生豬屠宰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為保障生豬產品衛(wèi)生質量安全,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落實省政府7月16日召開的全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和農業(yè)部《2015年生豬屠宰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要求,農業(yè)廳印發(fā)《2015年生豬屠宰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給各市縣農牧部門。
通知要求,加強對定點屠宰企業(yè)的開展專項整治,確保實現(xiàn)“8個百分之百”的目標:一是定點屠宰的生豬100%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二是屠宰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的病害豬100%進行無害化處理;三是肉品加工企業(yè)使用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yè);四是屠宰企業(yè)100%建立從生豬進場到肉品出廠全過程的管理制度和臺賬記錄;五是定點屠宰企業(yè)100%按規(guī)定使用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章;六是縣城農貿市場、超市銷售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yè);七是縣城集體食堂、餐飲單位使用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yè);八是縣城定點屠宰廠100%在駐廠檢疫人員指導下開展“瘦肉精”自檢,檢測記錄經檢疫人員簽字確認。